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壮族服饰壮族服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壮族服饰壮族服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壮族的特色有什么?
壮族作为一个民族,它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本民族的共通语言——壮语。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
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活动,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壮语叫“窝埠坡”“双龙垌”。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 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其起源有多种传说,一说刘三姐发明山歌,众人争相传唱,逐渐衍成歌圩; 一说为娱神,除灾驱疫; 一说为纪念一对坚贞情侣。歌圩节前,人们要备好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还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1)围绕生产,调节生活,2)祟尚互助,团结协作。
3)生活歌化,乐观向上。壮民族自古素以能歌善唱著称,南朝粱代吴运《晏城(郡治在今广西宾阳境)志》就有“乡落唱和成风”的记载。
明代邝露《赤雅》称:“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
4)社会开化,旧习渐变。壮族风俗作为一种民间传承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是由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产水平所决定和社会生活结构所制约的。
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古俗陋习已逐渐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原始信仰意识以及某些理规遗风在边远地区仍有残存。
由于各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加之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壮族社会风尚呈现新旧交替、纷繁多姿的现象。
壮族的特色美食有五色糯米饭、火草粑、小红豆糯米粑粑、酸柑子凉拌水鸭、壮家岜夯鸡等。
1、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的特产,云南壮族人民称之为乌饭,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有红、紫、黑、白、黄五种。壮族人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节的大日子里,壮族人通常会制作五色糯米饭祭祖、招待亲友。孩子满月,乔迁之喜,也会蒸煮五色糯米饭分送给左邻右舍,表达敬意。
2、火草粑:火草粑又叫清明草粑粑,是一种将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掺合,加入洗净的清明草和适量白糖蒸熟,放入碓窝里反复槌打到极粘稠后,做成的类似于干壳饼一样大小的粑粑。吃的时候用锅加少许香油微火煎热或者直接用火烘烤,慢慢让外皮形成一层黄锅巴,味道香甜可口。
3、小红豆糯米粑粑:黏软柔腻,香甜可口,是文山壮族人的特色小吃。
4、酸柑子凉拌水鸭:酸柑子叶凉拌水鸭是云南文山壮族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属菜系。主要食材是水鸭。这道菜风味独特,色泽协调,美观大方,肉质细腻,香鲜,风味别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壮族服饰壮族服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壮族服饰壮族服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