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彝族1937年服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彝族1937年服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昆明人的祖先是哪里人?
云南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中原地区,比如汉族人的祖先大多是明清年间是从江苏,江西等省随军而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充军发配来的。
此外有的少数民族也是从外省迁移来的,比如苗族是来自于贵州,彝族来自于四川的大小凉山。还有很多很多民族的祖先是原著民。
你见过历史上最低调的将军,他低调到什么程度?
在我国的开国将军中,有这么一位将军,他出身贫寒,家中世代以务农为生,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从此一颗革命的***便扎根在了他的心中,经过三十年的浇灌,这颗***开始破土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他就是甘祖昌将军。
荣誉加身,功成名就,受万人瞩目,为后世所尊崇,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就是上天安排给甘祖昌将军的最完美的结局。
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自古以来,有多少身怀经天纬地之才,他们或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亦或报国无门,最终只落得个郁郁而终。而甘祖昌将军无疑是***的,因为他的信仰终为这个国家的万千百姓所认可,所以他的能力也得以施展。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军需供给永远都是赢得战争的最根本之保障。而历史也可以证明,甘祖昌将军就是这么一位不可多得的后勤管理人员,自参加革命起,他便长期负责军需供给方面的工作,也许是穷人家出身的孩子更懂得珍惜每一粒粮食吧,甘祖昌将军也懂得如何收集物资并进行合理调配。
尤其是在1949年部队进军新疆,进疆的主力部队是当时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后来国家便以该兵团为主力组建了新疆军区,而此时甘祖昌将军正是该兵团的后勤部部长,到新疆和平解放这期间,甘祖昌将军再次发挥自己统筹大局,合理调配的才干,不仅顺利解决了入疆十万大军的口粮问题,还稳定了新疆地区的物价水平,保证了新疆的和平解放与善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后勤的工作本来就是一份并不会为人所熟知的工作,在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中,甘祖昌将军以及很多像甘祖昌将军这样的开国功勋他们并不追求什么功名利禄,他们只是不忘初心的默默的奉献着自己。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功勋无疑是最为低调的,因为我们对他们真的很不了解,然而本就从事着如此低调工作的甘祖昌将军却在1957年即授衔后第二年竟然主动向国家提出辞去一切职务,坚决回乡务农的请求!
第一次他提出请求时,国家坚决回绝了,让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离职回家,这是对功臣的轻视与亵渎,如果甘祖昌将军离职了,那么这也会是国家与百姓的损失。
然而,甘祖昌将军似乎铁了心要离开,那么他为何要坚决离开奋斗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呢?这其中又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抗战时期,一连国军调防到陪都重庆近郊。刚驻扎下来,连长便向驻地附近百姓索要米、面、肉、酒等生活物资,百姓拒交,连长大怒,将保长传唤至连部。面相憨厚、衣着朴素的保长对连长声称军队的物资供应是由军方军需部门负责,当地百姓生活艰难,无力负担。
连长闻言,上下打量一番这个魁梧大汉,无不揶揄地说:“哟,看来你很熟悉军队这一套嘛,当过兵?”
“当过。”保长回答不卑不亢。
“当过班长?”
“当过。”
“排长呢?”
“也当过。”
“没当过连长吧?”
“不瞒您说,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都当过。”
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的上尉连长一个激灵“啪”地站起来,说话都开始结巴了:“你……你……你还当过什么官?现在是……”
他是***钦定的第一大将,低调的他却被哨兵拦在了门外。
粟裕将军战功显赫,曾经“两让司令一让衔”,最终被评为共和国第一大将,但是粟裕将军却非常低调。
一次粟裕将军找地方部队的领导商量作战任务,担心电话里说不清楚,于是亲自跑一趟。由于没有穿军装,加上衣服还有点破,被站岗执勤的哨兵拦在了门外。地方部队的领导亲自出门迎接粟裕进去,并批评哨兵,粟裕却夸奖哨兵忠于职守。
晚年的粟裕更是和一般的老头没什么区别,一次他的夫人楚青因病住在了北京的301医院,穿着非常朴素的粟裕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妻子,结果被忽视拦在了外面,说是没有到看望病人的时间,于是粟裕就在外面等到时间到了为止。没过多久,从外面进来了一辆轿车,车上下来一位领导,和医院简单地说了几句就被允许进去看望病人了。后来才知道,这位领导使用了特权,但是他的职务和级别根本不能和粟裕将军相比。粟裕将军还是等到时间到了,才进去看望生病的妻子。
我见过的将军很少,说说我爸见过的低调将军吧。
1957年我爸刚到新疆不久,在拜城县邮电局工作,午饭时在一家小饭馆吃饭,来了一辆吉普车,除了司机只有一个人,他就是王恩茂将军,两人随便吃了一点,将军还顺便问了问餐馆情况,问了问我爸邮局工作情况,吃完饭说去县委开会,没有迎接没有随从,那时候***干部的作风就是这么朴实。
抗战时期的“盒子炮”、“歪把子”和“汉阳造”,分别是指什么?他们的“诨名”是怎么来的?
六、为什么中国描述抗战时期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总是出现汉阳造?这枪如何?
汉阳造的全名叫汉阳八八式步枪,仿自德国1888委员会步枪,其历史能追溯到张之洞那时候。汉阳造的原型枪也就是1888委员会步枪实际上并不好,根据德国方面的反应这种枪的装填有问题,时常卡壳。
也正是因为1888委员会步枪的各种缺陷很快德军就换装了新的步枪,毛瑟g98步枪。这枝枪后来伴随着德国陆军度过了整个一战,其改型也即毛瑟98k则伴随着万字旗下的德军度过了整个二战。
德军发现不好直接就换了,中国却一直用了这枪几十年。民国时期汉阳造的使用相当普遍,从刚引进并生产时到抗战结束几乎都有汉阳造的身影。说起来当时的清***百分百是上当受骗,德国方面利用清***对毛瑟牌的信任和追求愣是谎称1888委员会步枪是毛色的新产品,再加上那个时候的中国跟现在的印度似的冤大头,然后汉阳造也就令人无语的诞生了。
其实在抗战那时候的汉阳造不至于电视上出现的那么频繁,1937年的时候各路军阀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门路,中央军有自产的中正式可以配发,晋绥军也有自己的兵工厂可以造枪,云南方面有英法的关系买枪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仍然不可否认,汉阳造确实还大量存在并被使用,如川军等又穷又没工业又没关系的便是。汉阳造实在难说是款好枪,但他陪着我们走过了整个抗战,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如果有机会收藏一把汉阳造倒也不错。
首先承认我不懂这些东西,但是从网上查了一下。太专业了这问题。“盒子炮”又叫驳壳枪毛瑟,1895年12月11日获取专利。“歪把子”又叫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1922年定型为制式装备而得名。“汉阳造”又叫老套筒,因为生产者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虽然不是自己回答的问题,但是我很认真。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彝族1937年服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彝族1937年服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